近日,中共中央印發了《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,并發出通知,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。
這是張黎平《從長期執政條件下黨員干部的變化看脫離群眾的巨大危險性》一文中,對長期執政條件下黨員干部越來越脫離群眾的原因分析。
最近網絡有兩個爆點:一是媒體爆出河北遷西縣老干部馬樹山因舉報縣委書記李貴富,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刑拘;一是中紀委宣傳紀錄片披露,遼寧三任公安廳廳長“前仆后繼”落馬。
形式主義不僅是作風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不僅嚴重影響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,也會破壞黨的形象。“指尖上的形式主義”亦是如此。
“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啊,就像‘牛皮癬’,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,堅持為基層、企業減負,讓干部群眾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實事上。”
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1月29日在京召開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主持會議并講話。
毛主席周總理時代,黨中央國務院把群眾信訪當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,聽取群眾呼聲,了解各地區各部門情況的重要通道。
最近,河北省遷西縣馬樹山一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。從馬樹山因舉報當地“一把手”而被逮捕、起訴,又因“不存在犯罪事實”撤訴,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,案件快速反轉。
河北遷西老干部馬樹山舉報縣委書記李貴富,被采取拘禁逮捕等刑事措施,僅僅27天,就走完了法律程序,速度之快,效率之高,令人驚訝。
長期以來,說起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之害,基層總是“字字血,聲聲淚”,大有“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,聽婦前致詞”的況味。
一個幼兒園小朋友都會做的10以內的加減法,非要搞得演算過程無比復雜,增加各種計算方式,成功地提高到了高中數學級別。只不過,結果還是那個結果。
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了西藏自治區政協原黨組成員、副主席姜杰,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原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肖星,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、副行長王用生等人的黨紀政務處分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,基層機關工作中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主義——指尖上的形式主義。這種形式主義現象的存在,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和質量,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。
“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,如何成功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、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?”
都因為“躺平”被赫然公示了,還好說“沒有違法違紀”?換句話說,如果真的“沒有違法違紀”,犯得著祭出“名單公示”這樣大的動靜?
曾有一位基層干部感慨:“老百姓養雞是為了下蛋,養狗是為了看門,那么養我們這些干部又是為了什么呢?如果不為老百姓辦事,還不如雞和狗。”
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治不愈,說到底還是執法寬松軟。為什么寬松軟?首先是思想認識尚不到位,沒有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升到腐敗層面來對待。
“據說他(指叔叔于勒)當初行為不正,糟蹋錢。在有錢的人家,一個人好玩樂無非算作糊涂荒誕,大家笑嘻嘻地稱他一聲‘花花公子’。
首先要說,這個文件的出臺非常有必要。“指尖上的形式主義”是這幾年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最嚴重的領域之一。我們在調研中看到很多基層干部已經苦不堪言。
人是會變的,所以不能用靜止的觀點評價一個人。在提拔任用干部方面,如果領導者確無程序上的任何過失,至少不應追究領導者在這一環節上的責任。
干部躺平這種現象之所以成為過街老鼠、人人喊打,固然因其普遍性高和危害性大等,但沈騰、馬麗等人主演的小品《坑》也是功不可沒。
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形象地說明了基層的窘態和困境。除了忙碌,讓不少干部覺得難堪重負的,是過于頻繁的各類問責、督導、考核等。
CT過后,片子倒是很快打印了出來,可醫生診斷意見要到第二天下午三點才能拿到。至少,醫生沒有主動告知病人有沒有通過手機接收的信息化措施。
據說,成語對牛彈琴最早出自漢代牟融撰寫的《理惑論》。意思是,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,對不懂得美的人講風雅,也用來譏諷人講話時不看對象。
黨的十九大以來,黨中央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,通過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和派駐機構改革,使派駐監督模式發生了許多新的、重大變化。
? 昆侖專題 ?
? 高端精神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國策建言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